因势利导_因势利导的意思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因势利导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因势利导是什么意思

2.因势利导的意思

3.因势利导是何意?出自于哪?

4.因势利导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因势利导_因势利导的意思

因势利导是什么意思

       因势利导的意思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因:根据,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汉语成语,拼音是 yīn shì lì dǎo 。

       词语辨析:与顺水推舟区别,顺水推舟是指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注意:讽刺不坚持原则,随声附和的行为,贬义)而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方向加以引导。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次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很快,齐军直捣魏国京都大梁。魏军统帅庞涓闻知后,急忙从韩国撤兵,火速赶回大梁解围。

       孙膑听说庞涓回师救魏,就对田忌说:“魏军向来都凶悍勇猛,而且目中无人,他们一直瞧不起我们齐军,认为咱们胆小怯弱。我们不如因势利导,引诱他们中计。

       等我们进入魏国后,第一天宿营时,我们修建十万人的锅灶,第二天就减少到五万,第三天则减少到三万。用这个办法一定能够迷惑、引诱魏军。”田忌觉得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

       庞涓领着队伍急匆匆地追踪齐军,发现齐军的锅灶一天天减少,就洋洋得意地说:“我早说过,齐军士兵个个胆小如鼠,果然不出我所料。如今进入我国国境只不过才三天,开小差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了半数。”

       庞涓认为齐军的力量开始削弱,于是,决定只带领一些轻装骑兵,日夜追赶齐军。孙膑事先估计好了庞涓的行程,就在马陵这个地方设下了伏兵。

因势利导的意思

       因势利导 ( yīn shì lì dǎo )

        解 释 因:循;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孙髌的大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向齐国求援.齐国便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在战斗中,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向田忌献策,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建议用逐日减灶的计策,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骄傲的魏军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尾随齐军进入一个叫马陵的险恶地带.这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兵万弩齐发,一举歼灭魏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孙膑利用敌人的骄傲心理,诱敌上当,所以取得战役的胜利.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治服》:“不若~,使之渐近自然.”

        近义词 顺水推舟

        反义词 倒行逆施

        灯 谜 诱以官禄;何故专权又谋私

因势利导是何意?出自于哪?

       因势利导的意思指的类似于道家的“道法自然”,不要过度去干涉某个局内的事情,不然可能会导致蝴蝶效应。

详细释义

       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示例:所以开明的行政者对于民意是~得,民意得到畅达,社会也就健全地发展了起来。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例句

       1、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地教育儿童,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对孩子们的各种爱好要善于因势利导。

       3、爱迪生小时候喜爱小发明,他的母亲因势利导,使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4、过落拓不羁的生活,轻易得像因势利导,但是要结识良师益友,却难如登天。

       5、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化害为益、一定会使二氧化碳成为人类的有用功臣。

       6、他们都很优秀,我不过就各人专长,因势利导而已。

       7、好的领导者可以利用时代潮流,因势利导,让国家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8、大好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轻钢结构,这是当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9、网络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应注重因势利导,加强网络伦理建设。

       10、牧师因势利导地劝说这些迷途的青少年。

       11、当前民气可用,我们只要因势利导,何事不成?

       12、大禹治水成功就是了解水文,因势利导。

       13、我们导师最善于因势利导地教育我们、启发我们。

       14、我希望能找出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让他们充分发挥所长,得到学习的成果。

因势利导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释义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很好地加以引导。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战国时期,奇人鬼谷子收了两个聪明好学的弟子,一个是孙膑,另一个是庞涓。庞涓急功近利,他只学了一年便离开了,到魏国做了大将。庞涓自知才智不及孙膑,便施毒计陷害孙膑,他把孙膑骗到魏国,斩断了孙膑的双足,囚禁了起来。

       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偷偷去见齐使。使者认为孙膑是个奇才,就悄悄把他带回齐国,齐威王很赏识孙膑的才能,任命孙膑为齐国的军师。

       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五万去救韩国。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挥师去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逼使魏将庞涓从韩国退兵。

       庞涓听到齐军攻魏,急忙从韩国撤军。这时齐军已越过国界进入魏国。孙膑又对田忌说:

       “魏国的军队一向以凶悍勇猛著称,不把我们齐国的军队放在眼里。会用兵的人,要因势利导,也就是说要顺着对方思想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引诱他们中计。”

       于是,孙膑下令齐军进入魏境后,第一天造十万人吃的灶,第二天造五万人吃的灶,第三天造三万人吃的灶,以此来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庞涓,诱使他只率领少数精锐部队追击。

       庞涓带兵追踪齐军,发现齐军锅灶天天减少,他不知是计,以为齐军逃亡过半,因而滋生轻敌情绪,他留下步兵,只带精锐的骑兵,马不停蹄地追击齐军。

       孙膑料到庞涓夜里将要赶到马陵,便在那里作了埋伏,并削去道旁一棵大树的皮,在上面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命令埋伏的军士看到火光一起就放箭。

       夜暮刚降,庞涓果然赶到了马陵,他看到路旁有一颗大树,树上好像刻有字,便手持火把往树边走去,他刚扯开树皮一看,立刻就有齐军万箭齐发,庞涓和他手下无一生还。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此话大意说的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把大臣们都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大臣们都到齐了以后,齐威王就问:"韩国派使者来向我求救,我们是早去救好,还是晚去救好?"齐威王这一问,他手下的大臣们马上就议论开了,成侯的意见是不救,田忌的意见相反。他认为,韩国被打败了,必然依附魏国,还是早点去救为上策。

       正当双方意见相持不下时,孙膑站出来说:"现在韩、魏尚未正式交战,如果早去援救,我国将代替韩国与魏国作战,势必蒙受极大的损失;不如等他们双方的实力都消耗得差不多时,我们再出兵相救,这时可以名利双收。"齐威王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就答应韩国的使者,请他回去转告韩王,齐国会出兵相救。

       韩国有了齐国作后盾,就拼命地抵御魏国大军的进攻。双方交战五次,但韩国五次都遭到失败,只好再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一看是时候了,就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孙膑仍用十三年前围魏救赵的老办法,他不去与魏国的大部队正面交锋,而是避实就虚,挥师直逼魏国的都城大梁。

       魏军的主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把军队从韩国回撤,没想到,这时的齐国大军已经越过边界,进入魏国境内。

       孙膑早料到庞涓势必回撤,就对田忌献策说:"魏军向来强悍勇敢,轻视齐国,以为我军不敢和他们作战。会用兵的人,就要因势利导,引诱他们中计。现在我军进入魏国国境,可用减灶之计来蒙骗他们。"他接着说:"第一天扎营时,要架造供十万人煮饭的灶,第二天架造供五万人煮饭的灶,第三天只架造供三万人煮饭的灶,让敌人以为我们的军队惧战,天天有士兵在逃跑。"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庞涓一路追踪齐军,看到齐军炉灶天天减少,庞涓中计。于是,他只带了一部分骑兵轻装前进,追赶齐军。

       孙膑算好了魏军在天黑时会赶到马陵,马陵在河北省大名东南面。这里两面是山,道路狭窄,地势险要。孙膑就将大军埋伏好,静静地等待魏军进入伏击圈。

       夜里,魏军进了马陵道。一时间,齐军万箭齐发,魏军纷纷倒毙,溃不成军。庞涓一看败局已定,就拔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杀,彻底打垮了魏国大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以魏军惨败、主帅庞涓自杀而宣告结束。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在佩服孙膑的战略战术精妙的同时,又不免让人回忆起湘鄂赣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那是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的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国民党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的同时,调集6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围剿湘鄂赣苏区。我苏区的红16军决定"因势利导",同国民党军队兜圈子,以"避其锋芒,打其虚弱"的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因势利导”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