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拼音_灸的拼音
对于针灸的拼音的话题,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
1.针灸针的基本信息
2.扎针的拼音是什么
3.扎针的扎拼音
4.灸的拼音
针灸针的基本信息
词条中纹名称针灸针词条拼音名称Zhēn jiǔ Zhēn词条应用领域中医医术、中医技术
词条近义词 银盘柄针灸针
词条概念定义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并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治疗疾病的一种器具,样子类似一根银针,故名针灸针。
现代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针体的前端为针尖,后端设针柄,针体跟针尖都是光滑的,而针柄是有螺纹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提插捻转。
现在临床上一般并不使用银针,多数使用不锈钢针。对于针灸来说,银针其实不如不锈钢针,这主要是因为银针太软,而且容易断,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另外银针的成本也高。现在还有一种像是金针,是金**的,其实还是不锈钢针,只不过外面镀了一层**的东西。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
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古老的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有擅长针灸的名医。医缓于公元前581年给晋景公看病时,指出已病入膏肓,针灸药皆无能为力,这是史书所载最早的一份病例。公元前5至前4世纪的杰出医学家秦越人扁鹊,通晓临床各科,应用针砭、火砭、汤熨、按摩等多种疗法给人治病,他曾用刺法急救一位病势垂危的太子,被载入史册。
汉代针灸学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继续取得发展。针灸学以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为标志,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淳于意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医学家,他从公乘阳庆、公孙光等战国时期老一辈医家那里继承了针灸学术,并将其传授给高期、王禹等人。针灸学在《难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针灸学理论有一定的充实和提高。在西汉时期的刘胜墓出土的九枚医用金针和银针,亦标志着针灸用具的显著进步。
《后汉书·郭玉传》的记载,有涪翁、程高、郭玉等一派互为师承的针灸家撰著《针经》、《诊脉法》等,互相传授,虽然均已失传,但涪翁“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的高超针术仍得以流传。程高学于涪翁,并将所学针灸技术传与郭玉。郭玉在东汉和帝(89~105年)为太医丞,在针灸上不仅具有“一针即差”的本领,而且还深刻地认识到“针有分寸,时有破漏。”他认为“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说明在针刺治疗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已获得显著的疗效。
西汉末至东汉延平(8~106)年间,在针灸史上出现一部名著《黄帝明堂经》;即《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腧穴学专著。隋唐之间,曾先后两次由政府下令,加以修订,规定为针灸医生的必修课本,并流传到日本等国,对后世中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威汉代医简》有九枚医简涉及针灸,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留针时间较长,可达“炊米一升顷”之久,简文共载有三里、肺俞二穴。其泉水,从上下文看亦当为穴名,但不见于后世针灸著述。肺俞穴,似为脾俞穴的误记。三里穴,原简作“时下五寸”亦与今穴不同。简文还谈到刺灸与年龄的关系,这也是其他针灸著述所未见的。
《黄帝虾蟆经》是一部论述四时刺灸禁忌的专著,全书有十分之七的内容为插图,其中有一幅全身谨避针灸的人体图,是按六十甲子交替排列的,共有六十个禁刺部位。
华佗亦长于针灸。史载:”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或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拔针,病已行差。”形象他说明了针刺是否得气和疗效的关系。曹操“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张仲景对针灸亦有独到见解,以伤寒为例,发热恶寒,……,寸脉浮紧,大渴欲饮,自汗便利的宜刺期门;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热除脉迟,身凉下满,……,亦宜刺期门。在69条有关条文中,以刺期门主治为最多,张仲景在针灸操作方法上也有所发展,如针刺与温针、烧针、艾灸等,并各有比较明确的适应症。如所论之“可刺”、“不可刺”、“可灸”、“不可灸”、“可火”、“不可火”等,专篇论述针灸的忌宜,成为张仲景针灸学说的又一特点。汉代针灸学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继续取得发展。
灸疗方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 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疗原料。古人用竹罐,现代也有很多中医师用竹罐,还有玻璃罐,抽气罐等。 《黄帝内经》:针灸疗法最早见典籍的是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
《黄帝内经》说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传说,九针为伏羲氏所创。九针为针具名,是九种针具的总称。《黄帝内经》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不过针灸及其针具的出现则更早;最早的针灸针具是砭石《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制砭石小大;《黄帝内经·素向·异法方宜论篇》:“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痛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灵枢 · 九针十二原篇》列出了针灸的名称,包括鑱(音蝉)针、圆针、 鍉(音低)针、锋针、铍(音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针主要是用来针刺治病;也有的可以做外科和按摩方面的用途。
《灵枢· 官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山海经》:《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左传》:《左传》收录到公元前550年的一段史料提到“美疢不如恶石”。公元2世纪服虔注:“石,砭石也。”等等。 跨湖桥文化先民使用骨制针灸针”距今8200—7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先民已经制造了世界最早的独木舟,并用网捕鱼,已经有世界最早的制海盐的技术,因此,他们很可能是最早使用砭石的先民,但是在跨湖桥文化出土文物中并没有发现砭石。然而在对一批不知用途的骨器进行仔细审视后发现,这是探索多年的最早用于治病的骨针,即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A、B型骨锥和A、B型骨钉形器。
跨湖桥文化按陶器分为三期,第一期距今8200—7800年;第二期距今7700—7300年;第三期距今7200—7000年。三期文化层中都出土了针灸针,如图1和图2。
A型骨锥,共16件,由肢骨片切而成。图1中12件和图2中2、5、9件均为A型骨锥。其中图1-1、1-7、1-11和图2-2共4件属第一期;图1-5属第二期;图1-2、1-3、1-4、1-6、1-8、1-9、1-10、1-12,图2-5、2-9共10件均属第三期。三期A型骨锥之间无明显差异。长度最长为19.5厘米cm、最短为4厘米。刃部磨制程度不一,少数尚未磨制。A型骨锥功能与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遗址出土的砭石功能相同。
B型骨锥,共5件,利用动物、鱼骨的自然形态,磨成尖锐形态。图2-4属第一期;图2-6、2-8属第二期;用2-3属第三期。三期无明显差异。最长11.1厘米cm、最短7.5厘米。其功能与A型骨锥一样,主要为刺破肿疡和放血。放血后的伤痕有长期刺激穴位的作用。
跨湖桥文化遗址还出土了A、B型骨钉形器,由骨壁较厚的肢骨锯切、精磨而成。造型圆润、规整,器壁光亮,尖部较钝。由于长期使用,骨钉形器表面有如玉器长期把玩后的包浆。A型与B型的区别是A型有“钉头”。骨钉形器最长13.5cm、属B型,最短6.5cm、属A型。第一期文化层中有2件B型钉形器;第二期文化层中有1件B型钉形器和3件A型钉形器;第三期文化层有7件A型钉形器和1件B型钉形器。A、B型钉形器在三期文化层中分布的消长关系反映了器形的演化关系。钉形器与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层中出土的尖端为圆形的砭石具有相同的功能。其作用与针具中的鍉针类似,着重于用力刺压穴位皮肤,但一般不刺破。
跨湖桥文化遗址还出土了一批木钉形器和D形木锥,它们的形态与骨锥和骨钉形器相同,功能亦相同。
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根长4.5cm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以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4菱形,可以用来放血。
山东日照县龙山文化遗址:在山东日照县龙山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了二根砭石,长度分别为8.3cm和9.1cm,尖端为三棱尖锥形和圆形。这二例新石器时代晚期之末的砭石,当时将针灸医学的历史推前到距今4000多年前。
殷周砭石针:近年出土的殷周随葬品中,有一种柄部雕作动物形态的玉制弯锥器,器形精美,据有关专家认为当是奴隶主专用的砭石针。如殷墟出土的原名“玉虎”,全长6厘米,虎作匍伏状,嘴下有穿孔,尾为锥体,锥角约40°。殷墟西区出土的一件原名“玉鱼”,近鱼口处穿孔,鱼身有鳍纹,鱼尾之外附加一鸟嘴形弯锥,锥角约45°等等。这些随葬品形小巧,针身细长而锋利,不可能是兵器、饰物或生产工具,当是为奴隶主制作的精美医疗工具--针石。
西周青铜针:1988年8月在广西武鸣县马义乡一处西周墓葬群中发掘出土青铜针两枚。据鉴定,确认为西周时期的针灸针。
中山靖王刘胜墓: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公元前113年前)出土了4根金针和5根银针,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金属针具。 “絮刺”:近代杨永璇先生将七星针叩刺出血后再拔罐的刺法称作“絮刺”。这一名称使很多人感到费解,为什么会用这个“絮”字作刺法名呢?《针灸甲乙经· 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中指出:“员针者,取法于絮针……锋针者,取法于絮针。”对《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中的九针内容作了诠释。这些内容被后世针灸著作纷纷转载,如《针灸大成·四卷·九针式》亦照此转录。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现在使用的针灸针,有些原是从絮针发展而来的。
七星针叩刺:从针刺的操作来看,如刺得轻就似“员针按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刺得重,则似锋针“写热出血,发泄痼病”,兼有员针与锋针的刺法,而七星针最初的雏形,用的就是絮针,将几枚絮针扎缚在一起针刺。后来将五枚针扎在一起的称作梅花针,七枚针的就叫七星针。 古代针灸针具与跨湖桥文化针具之比较
古代针灸针具品种有九针,本文仅介绍相关者。
三棱针即古代“九针”中的锋针,针身呈三棱形,针尖三面有刃。现代多用不锈钢制,长约6cm,主要用于“放血疗法”。现代讲究消毒严格,其实在没有传染病时,三棱针放血疗法并不要求严格消毒,相反,希望伤口有轻度感染,红肿,以达到长期刺激穴位治病的目的。骨锥的作用应和它相同。
鍉针亦为古代“9针”之一。《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鍉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鍉针用金属、硬木或骨制成,其尖部尖而不锐,曲率半径如同黍、栗,因此不用力是刺不进皮肤的。但是鍉针尖部按压穴位,并适当旋转时,针尖亦可进入皮肤约0.1cm左右。与三棱针不同之处是鍉针非常讲究补写手法,“烧山火”、“透天凉”是手法中的极致。骨钉形器应是鍉针之源。钉形器从B型该化为A型,这和它的操作手势变化有关。
鍉针操作姿势:用拇指和中指夹住针身,食指压在针钉部,针尖对准穴位。拇指和中指除了扶持针身外,还可以捻转针身;食指主要是下压针身。骨钉形器从B型演化为A型,说明跨湖文化先民已在实践中知道必要时下压钉形器可以增加针刺的疗效,因此钉形器中无钉头的B型最终被有钉头的A型取代。
从跨湖桥文化出土的针灸针具看,已经相当系统和完整。因此在跨湖桥文化之前应当已经有更原始的针灸出现。这有待于进一步考古研究。
八千年前跨湖桥先民已掌握原始针灸技术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部分骨器、木器与后来针灸针具造型极为类似,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柳志青研究推断:跨湖桥先民已掌握原始针灸技术比已发现的砭石针具早了4000年。
对于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些奇形怪状的骨器和木器,考古专家们至今还无法解释它们的用途。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柳志青一直醉心于研究这些器物,最近,他发现其中一些骨锥、骨钉形器和木锥、木钉形器的造型与后来的针灸用针十分相似,并由此推断: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已经懂得用针灸祛除疾病。
据了解,针灸学是中医学最古老的组成部分,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标志着针灸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另据考古资料记载,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两根砭石,其顶端为三棱尖锥形和圆形。这两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砭石,是早期的针灸针具,它的发现将针灸医学的历史推前到距今四千多年前。
那么早在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是否可能懂得原始的针灸治疗技术呢?对此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医界普遍认为,砭石治病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以渔业为主的民族。《黄帝内经》曾记载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痛疡,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也就是说,东部沿海的渔民很喜欢吃咸鱼,因为吃鱼容易让人体内产生热毒,致使长出一些脓疮,而砭石疗法刚好可以治这种热毒。从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看,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就在海边,具有发明早期针灸的环境和条件。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当时的跨湖桥人不仅懂得制造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和渔网,也掌握了世界上最早的制盐技术,那么凭他们的聪明才智也完全可以掌握早期针灸治疗技术。
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专家们并没有发现砭石。但通过对大量出土骨器和木器的对比研究,终于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些与砭石相同形状的器物,主要有骨锥、骨钉形器、木钉形器。古代针灸针具品种有“九针”,其中,“锋针”针身呈三棱形,针尖三面有刃,现代多用于“放血疗法”,而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骨锥呈三棱形,与锋针造型极为相似。“鍉针”通常用金属、硬木或骨制成,其尖部尖而不锐,一般不用力是刺不进皮肤的。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骨钉形器有的是由骨壁较厚的肢骨锯切、精磨而成,造型圆润、规整,器壁光亮,尖部较钝,因为长期被使用,骨钉形器表面还呈现出一种有如玉器被长期把玩后的包浆状。它的作用与鍉针类似,都是着重于用力刺压穴位皮肤,但不刺破,而同期出土的木钉形器也是同样构造。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针灸针具比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墓葬发掘的砭石早了4000年,而且从跨湖桥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分布来看,其“针灸针具”尖部还有一个形状演变过程,这说明古人的针灸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完善。
扎针的拼音是什么
1、针(拼音:zhēn),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2、针的异体字写作〔针〕,大约产生于战国;“针”字产生于汉代以后。针的本义指一种用来缝制衣服的工具,其形状为细长形,头部尖锐。针的特征是尖而细长,具有这种特征的其他东西也可称为针,如松针、指南针等。中医治病方法针灸,也可简称为针,用于针刺、扎针等词中。此外,针又指西医治病时用来注射液体药物的工具。由此引申,针又指针剂,如打针、预防针中的针。
扎针的扎拼音
问题一:扎针的扎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 扎 [zā] (平声) 1. 捆,缠束:~辫子。~腿。 2. 把儿,捆儿:一~线。
扎 [zhā] (平声) 1. 刺:~针。~花。 2. 驻、扎:~营。 3. 钻:扎猛子。
问题二:扎针的拼音是什么 扎针 这个词
拼音:
[zhā zhēn]
[释义]
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问题三:针灸的读音是什么 针灸拼音:
[zhēn jiǔ]
满意请采纳。
问题四:扎针的读音是什么 扎 [zā] (平声) 1. 捆,缠束:~辫子。~腿。 2. 把儿,捆儿:一~线。
扎 [zhā] (平声) 1. 刺:~针。~花。 2. 驻、扎:~营。 3. 钻:扎猛子。
问题五:针灸的针的字跟拼音怎么读怎么写 针 灸拼音
zhen jiu
第一声 第一声
问题六:针的拼音是 针 zhēn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针线。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针。
用针扎治病:针灸。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针头。
笔画数:7;
部首:钅;
问题七:扎的读音有什么 扎
zā
捆,缠束:扎辫子。扎腿。
把儿,捆儿:一扎线。
扎
zhā
刺:扎针。扎花。
驻、扎:扎营。
钻:扎猛子。
扎
zhá
〔扎挣〕方言,勉强支持(“挣”读轻声)。
source: 新华字典
问题八:扎针这个这个词语中的扎选哪个拼音音位个p着什么词 “扎针”这个这个词语中的“扎”拼音是(zhā ),还可以组词(扎花,扎营,驻扎)
延伸:
扎(古代写法“”),多音字:zā、zhā或 zhá
1.zā,(1)捆,缠束:包扎、扎辫子。扎腿。(2)把儿,捆儿:一扎线。
2.zhā,用于“扎针”“扎花”“驻扎”“扎猛子”。
3.zhá,用于“扎挣”“挣扎”。
问题九:针炙怎么读音 针(zhen,一声)灸(jiu,三声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 ***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的拼音
扎——zhā拼音:[zhā zhēn]?
释义:中医指用针刺人体经穴,以达到医疗的效果。扎针是中医针灸法中的针法,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好处1、疏通经络:经络出现淤堵不通时,局部生理、病理可能会出现变化,如局部疼痛,甚至会出现功能障碍。此时可以用扎针的方式进行疏通,一般效果较为理想。
2、调节气血:扎针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调和体内的脏腑气血功能。
3、平衡阴阳:如果出现阴阳不平衡,如阴虚阳亢或阳虚阴盛等,都可通过扎针进行调节。
4、调节脏腑:通过调节经络可以辅助治疗脏腑相关疾病,并使五脏六腑得以濡养。
坏处1、感染:如果消毒不合格或者对局部皮肤消毒不完全,就可能会出现局部感染的情况。例如出现局部硬结、颜色潮红、疼痛等,部分患者还会有发热、头痛、头晕等情况。
2、其他损伤:如果误扎到错误位置,如扎到较大的神经干,则可能会造成神经干损伤。扎中较大的血管时可能会造成血管损伤,扎中较小的静脉毛细血管时可能会出现局部青紫、疼痛等表现。
患者选择扎针进行治疗时,建议尽量前往专业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部分患者可能对扎针有一定禁忌,此时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
灸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jiǔ 。灸的偏旁是火。
一、灸的基本释义:
1、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针~(针刺与艾灸的合称)。
2、烧灼 。
3、拄,支撑。
4、堵塞。
二、灸的笔顺:
撇, 横撇/横钩, 点, 点, 撇, 撇, 捺。
相关组词
一、针灸
[zhēn jiǔ]?
中医针刺和艾灸疗法的合称。针刺是用针具刺入人体一定穴位,以调整人体气血。灸法是用陈艾叶搓成艾团或艾卷,点火燃烧,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达到温通气血的目的。
二、水灸
[shuǐ jiǔ]?
用刺激性药物涂擦体表来治病的中医方法。
三、砭灸
[biān jiǔ]?
古代的治病方法。用石针刺叫砭,用艾火炙叫灸。
四、灸感
[jiǔ gǎn]?
是在做艾灸时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气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体质可以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灸感。这些灸感出现时是多样化的,有时象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象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
好了,今天关于“针灸的拼音”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针灸的拼音”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